4556银河国际

曲雪松:教无止境,培根铸魂

时间:2023-04-08浏览:1133设置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好老师”这个最朴素却也最厚重的目标,成为4556银河国际思政部曲雪松老师一直以来的工作动力和精神追求,激励着她不懈努力,勇毅前行。

近期,小编敲响了思政部办公室门,与这位微笑时双眼如两弯新月的温柔骨干教师进行了深入对谈,了解她如何利用思政课的讲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打磨课堂: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最初只是顺应父母的期望。”面对采访,曲雪松解释道:“但是,在真正成为一名教师后,我才逐渐认识到,教师,是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2015年8月,曲雪松来校,正式成为一名大学思政课教师。回忆起工作的最初那个学期,她感触良多:“那真是‘连轴转’的一段时期,我每周要排二十多节课,有时都顾不上吃饭。”“同时又考虑到工作经验尚有不足,我坚持每周去旁听老教师授课,向他们取经,在日积月累的观摩与训练中才有了点滴进步。”曲雪松补充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曾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以曲雪松为代表的思政老师面临的主要任务和挑战。

“课堂,是教学育人的主场,而思政课包含很多高深的理论内容,要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兴味盎然是难以实现的。”讲到此,曲雪松面露难色,但是瞬间又充满信心,“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我的课堂一定要有亮点,有令他们深受触动、深感鼓舞,或彼此共鸣的时刻。”为此,曲雪松经常是用两个周的时间去准备一节45分钟的精品课,在反复讲授中不断更新课件,优化课堂内容。

    讲台三尺育桃李,粉笔无言写春秋。七年来,曲雪松授课总人数过万,在量变的积累中,她实现了质变的成长。2022年,她荣获第二届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本科原理组一等奖、山东省首届思政课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被评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

知行合一:做思政教育的明白人

思政课教师要想把形而上的道理讲好,必须要沉下心来,真做学问、有真学问。曲雪松坚信:“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我们作为传道授业者,对思政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必须真正学懂弄通。”

基于此,她读万卷书,主持或参与研究《胶东青妇队女性红色基因传承发展研究》《胶东(威海)党性教育背景下红色乳娘精神的传承价值研究》《一校一品视角下胶东乳娘文化融入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的路径研究》等多个省级课题和研究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篇。

基于此,她行万里路,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行大量实地考察,并利用课余时间遍访威海周边的红色教育基地,如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胶东展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胶东育儿所纪念馆等,通过亲身的见闻和丰富的史料,开阔眼界,锤炼思想,砥砺品格。

基于此,她热心参与“牵手关爱留守儿童”“希望小屋守护计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关爱建国前老党员”“情系喀什教育,贡献青春力量”等一系列志愿活动,将自我与社会紧密联结,怀仁于心,融爱于行。

“这个过程,首先对我个人的影响和塑造就是巨大的。我自己切实感受到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其中,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这样,我才能将我所感悟到的传递给我的学生,鼓励他们去了解世界,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用学生熟悉的‘中国话’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深奥的理论更接地气,使他们对思政课固有的刻板印象有所改变,对思政课真正的魅力有所认知体会。”当被问及备课的目标时,曲雪松这样回复小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丰富的研究积累,曲雪松深刻体会到身为思政课教师,肩负的光荣育人使命和重要育人责任。

“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自己最终还是要落回到学生身上。不管取得多少奖项和荣誉,我仍然觉得最激励我、让我有获得感的,还是学生们和我交流时眼底流露出的那种光芒。”曲雪松真挚地告诉小编,“我觉得不同的灵魂进行对话、不同的思想产生碰撞是非常奇妙的,从学生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能对一些孩子们的人生成长产生有益影响,这就是我当老师最大的荣幸。”

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引导学生立鸿鹄志,扬仁爱心,做建设者。这些都是她以身作则,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结果。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曲雪松表示,陈毅元帅的这首诗既是自己姓名的来由,也是此生自我追求的座右铭。今后,她将继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心怀“国之大者”,守好价值底色,在思政教育这条路上乐为、敢为、有为,为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文/杨宜林

返回原图
/